雕岩谷这种由水流造就的地貌奇观在自然界并不多见.目前发现具有观赏价值的雕岩谷多数位于红砂岩地区,如陕西的甘泉县雨岔和志丹县毛项的狭缝型峡谷,就属于这种红砂岩雕岩谷;当然、也有青石构成的雕岩谷,如重庆孔目河和洛阳白云山的壶穴地貌和浙江永嘉陡门溪的龙井地貌就是由非红砂岩构成的雕岩谷。甘肃的炳灵湖属红砂岩地区,著名的炳灵寺石窟和炳灵峡丹霞石林就在这里,然而,在这覆压数百里的巨厚红砂岩中却出现了一条被称作“洩湖峡”的青石雕岩谷,这实属罕见。
错落复崔嵬,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
最初听到“洩湖峡”这个名称以为是因其向炳灵湖注水而得名,其实,洩湖峡的历史比炳灵湖久远的多。洩湖峡是甘肃历史上著名的景观地,相传,现在临夏地区在远古时期是一个大湖,名曰“大夏湖”。是大禹凿开“洩湖峡”,流尽“大夏湖”,才造就了今天临夏地区的米粮之川。洩湖峡雕岩谷比较狭窄,峡谷上口宽度大多地段不足十米,峡谷底部有些地方不足一米,深度也就三十米左右,从老虎咀至泄湖峡电厂尾水口,全长约5公里,但这五公里的落差竟超过百米。以前的峡谷可能还要长一些,由于刘家峡水库蓄水和洩湖峡电站的修建,水位抬高了一百多米,原来的沟壑已经淤积淹没,沟底的那些奇石怪岩可能永远也难见天日了。虽然景区的面积不算太大,但历史传说却十分丰富。传说大禹凿开洩湖峡后,在洩湖峡岩石上刻上了岣嵝文(鸟迹篆),但至今没有找到。还说大禹在挖出来的深漕上修了一座桥,后来当地人把这座桥称为“禹成桥”,桥边有个村落,称为“桥窝”。据说大禹治水安营扎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禹王庄”和“禹里家”。至今洩湖峡附近留有禹成桥、桥窝等地名。《史记》上有“禹凿龙门,通大夏,决河亭水,放之海,身自持筑臿,胫毋毛,臣虏之劳不烈於此矣”的记载。“通大夏”说的就是禹凿泄湖峡的事迹。历代地方志也有记载。明《河州志》载:“摺桥,州东十一里,两岸禹凿石迹尚在”。“洩湖桥,州东三十里。禹未凿时,河州即湖也。既凿。导水入黄河,故名。两岸石凿,禹迹犹存。以上俱大夏水”。清《河州志》载:“洩湖峡,大夏水从此泄,道旁卧石犹存”。明兵部尚书王竑在这里写下了《大夏秋声》一诗,诗中写道:“河流滚滚日倾东,今古咸蒙大禹功。巨浪奔腾连日雨,急湍澎湃九秋风。雄音远渡凤林外,遗响频来草舍中。任汝蛙鸣蝉噪在,彼声不与此声同。
“洩湖峡”系狭缝型峡谷,两壁为青石崖,十分精致,石质坚硬,色泽丰富,具有良好的观赏性。据说这也因大禹凿岩而起,大禹凿岩时,由于岩石坚硬,根本无法开凿,于是就用火烧,随后再用水浇,使之快速冷却而崩裂。所以就留下这种五颜六色且奇形怪状的岩石。其色泽主要呈深蓝,其间夹杂有纯黑的夹层,铁青、奶白、浅黄色的石块也间有出现。每天中午前后,阳光倾泻在岩石上,五颜六色,熠熠生辉,极其亮丽。在峡谷的底部分布着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壶穴、石臼、流槽,其形态各异,变幻无穷,怪石岿然,窍穴逶邃。有些奇特的巨石,横梗在湍流之中,或隐或现,灵动无限。其间的水流如脱缰的野马,跳珠溅玉,浆琼飞迸,呼啸而去。在这里很多石头都有专用名称,且都与大禹有关,有“大禹脚印石”、“大禹支锅台”、“大禹坐卧石”、“大禹跳崖印”等等。明代嘉靖时,山东举人临洮府通判刘承学的《洩湖雷鸣》写的就是这里的景象,诗云:“两山开处洩湖桥,大禹神功迹尚昭。二水会同直北注,一湖容纳转东潮。山当峡处流如箭,水遇石时响似妖。不但声闻夷虏恐,还分余派润枯焦。”清·河州进士涿州知州张和的“洩湖春涨”写的也是这里的情景,诗中写到:“石峡巉巉白昼昏,洩湖东去凿云根。春雷奋地千山响,骇浪掀天万马奔。岸架危桥虹跨影,崖镌古篆鸟留痕。神工应是巨灵擘,耳底汹汹欲荡魂。”